改革创新,中国高等教育的破题之举
如今的中国教育,早非往日之象。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不断增长,教育结构调整已刻不容缓;城镇化加速推进,教育人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规则流动;给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了全方。
“倾听人民呼声,回应人民期待”
2012年11月,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,习近平总书记以“十个更”回应人民关切,“更好的教育”,排在首位。
2017年7月,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迎接党的十九大”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以“八个更”再度回应人民关切,“更好的教育”,依然排在首位。
给人民更好的教育!
一个承诺,五年坚守。一以贯之的背后,是共产党人对执政誓愿的矢志不渝,更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。
新的时代,赋予中国教育新的使命。迎难而上,中国教育作出响亮回答——惟改革者进,惟创新者强,惟改革创新者胜。五年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,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、办学体制、教育管理体制,改革教
学内容、方法、手段,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。
中国模式,赢得世界瞩目
这几年,世界名校在几大大学排行榜上的竞逐,总能引来舆论的关注。而不同的是,这几年,中国大学不再是“陪跑者”——
2017年9月,英国教育刊物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发布最新的“世界大学排名”,清华、北大进入前30名,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入围前200名。
2017年6月,2017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”发布,中国大陆高校上榜1289次,仅次于美国,位列全球第二,并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。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,中国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,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
多的亚洲国家。
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主编菲尔·巴称赞,中国大学正在超越欧美的名牌大学,开始真正成为全球精英的一部分。
同样,这几年,围绕中国基础教育的讨论,从未停止。而不同的是,这一次,中国教育正成为世界的样板——
在PISA(国际学生评估项目)测试中,上海初中生两次获得全球第一;世界银行主办的全球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,来自30余国的教育部长级官员齐聚上海,只为求得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“秘籍”。
饱受“数学”教育困扰的英国,今年9月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引进课堂。
中国教育,为何赢得世界瞩目?
近年来,来华留学生数量与国别稳步增长;近年来,我国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;签署、推动落实《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》;协调世界银行编写《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》;牵头组织制定《亚太经
合组织教育战略》。历史的脚步永不停歇。而中国教育的每一步前行,必将带给人民对美好生活更为真切的获得感和自信心
自考生留言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