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为考生提供自考信息服务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与所示院校无合作关系,非政府官方网站,官方信息以省教育考试院和大学的网站为准。
..
志愿者

您现在的位置:自考网 > 我的自考 > 自学考试报考经验 > 正文内容

我这么努力,就是让导师没有"歧视"的机会

来源:自考网 | 2018-02-09 00:05:25 【加入收藏

最近更新时间:2018-02-09 00:12:54

歧视
  我知道,你怕,怕这个自考的身份。这两天,有很多人加了学长微信,比较集中的问题,就是自考生,会不会歧视?这是个敏感的问题,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。学长之前小白的时候,也问过,说法不一,有人一路走来哭诉者被歧视的经历,有人则凭借自考生的身份完美逆袭。
  人人都会有偏见,但偏见并不等于歧视。由于自考形式的特殊性,往往会给人一种,就是自己复习复习,到时候考试能考及格就行的的感觉,学长把它称为偏见。
 
偏见更多的是一种主观认识。
  由于某种偏见,对某一特定的弱势群体(或个人)给予不公平、否定性和排斥性的对待,这一类的做法学长把它称为歧视。
  很明显,歧视是一种行为。有行为,就会有约束。教育部明文规定禁止在复试环节采取不公正的对待这一行为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,可设想一下,复试环节,你需要面对的可都是教学多年,知识渊博的教授级别的人物,为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,老师之所以要求严格,无非是希望寻找到专业课程度好一些的学生,而非主观歧视。
 
  如果你真的走了狗屎运,,遇见一个看见自考生就带着强烈歧视态度的导师,我觉得跟个这样的导师,即使没上也没啥遗憾。
 
如何看待歧视
 
换位思考.
 
  如果你是导师,面对出事成绩一样,各方面能力也差不多,但是一个是全日制统招本科,一个是自考本科。你会选哪个?正常情况下,全日制的考生机会会大一些。同样的道理,两个人成绩差不多,各方面表现也差不多,一个跨专业考研,一个不是,你会选哪个?正常情况下,不跨专业的机会更大一些。
 
那么上面举的例子算不算歧视?
 
NO!
 
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就像有人考了全日制,我们选择了自考。两者没有好坏,但学历已成既定的事实,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,是我们自己,错过了统招的机会。所以我们更应该,拿出能力和实力,去弥补,去证明自己。
 
证明自己
 
第一,初试成绩
 
  既然要和统招生PK,一个过硬的初试成绩必不可少,如果考好,基本上成功70%了,在初试成绩上遥遥领先,即使我们是自考,即使你觉得有些拿不出手,但是只要你考好,都会让人刮目相看,导师当然也会这么认为。所以,自考反而会成为你自主学习能力强,悟性高的一个优势。
 
所以好好的复习,掌握更多知识,才是王道。
 
 
第二,临场表现
 
  大家肯定也和学长一样,在自考的时候,会有一些自己的时间,而非统招生那样统一上课,听从学校安排。并且一部分自考生也是很早的就接触社会,从事各类职业,所以,自考生考研的时间比较灵活和自由,而且难得的社会经历也会在复试环节表现的少一些稚嫩,多一些成熟。
 
  所以珍惜自由的学习时间,学习与人打交道的技巧,熟悉一些人情世故,社会冷暖,都可以帮助我们在复试环节的从容镇定,娓娓道来,也会在临场表现环节中加分不少。所以,我们需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,让导师舍不得放手。以上做到,方可无愧于心,其余的,听天命。
 
小结+泼冷水 
 
  歧视的担心,主要是在复试环节,所以,现在的我们,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把初试准备好,初试不涉及导师,大家都是一样的去考场考试,公平而合理。所以先把初试准备好,再去担心复试的问题,初试没过,再歧视又怎样。一步一步来,不要本末倒置。在对的时间,要做对的事情。希望此刻的你,看完文章后豁然开朗。
 
  为更好的帮助19年考研的你们,近期会推出自考生考研全程操作宝典,涵盖选专业,报名时自考生填写标准,报名时自考生需要的资料,英语政治公共课的复习等一些与自考生考研相关的问题,还望大家持续关注。

上一篇: 有6个好的学习习惯,你要么? 下一篇: 自考成功的“武林秘笈”

  • 扫二维码
    关注自考微信

    获取更多自考猛料!欢迎关注自考网官方微信
    我们在这里等你哦~
  • 扫二维码
    关注志愿者老师微信

    获取最新自考报名,获得免费自考一对一解答机会
    更多的自考难题、自考疑问、网络上无法搜索到的,我们将人工帮助你~
     
看了本文的自考生还看了

重要的事情,电话里聊